想必各位在这几天已经开始陆续收到月饼,并且早已做好回家的准备,期待能和家人在中秋这天一起赏月、吃月饼团聚。作为一个合家团员的传统习俗,月圆赏月很容易成为习惯。但中秋送月饼是如何流行起来的?
中秋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在唐朝初年。而吃“月饼”这件事儿,一开始只是祝贺军队打胜仗的奖品。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。后来这个习俗逐渐传到民间,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,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。但是这个时候,月饼更多的还只是“圆饼”的概念,因此也有人考据认为:严格上来说,这并不能算月饼。元代由于幅员辽阔,有很多机会接触更广的世界,多民族的一个特点就是技艺的融合。比如月饼这件事情就从这个特点收益,元代中亚技师大量进入中原,使月饼制作中的起酥和提浆技术更加成熟并得到推广,这才为后来推动了月饼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撑。作为明朝建国功劳之物,此时的明朝过中秋,就更讲究了。首先“吃月饼”自然成为中秋节固定风俗,而且此时的月饼还有“团圆饼”、“团饼”等叫法。
送月饼之风,自然也从这个朝代真正意义上开始流行了。而且这种流行不仅包含南方人,北方人也喜欢送。此时便开始流行另外一个民间活动:走月。所谓“走月”,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,馈赠糕点、鲜果等食品。是不是很像今天出门走亲访友,总要带点东西去,那中秋就带月饼好了。